(相关资料图)
南宁云—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唐秋艳 通讯员 熊至娟)近些年,直播带货火遍大江南北,各大平台的当红主播凭借强大的“带货”能力,成为各路商家追捧的“宠儿”。除部分正规商家合法经营外,直播带货购物也存在产品质量差、售后服务跟不上、虚假宣传、数据造假、主播诱导私下交易等问题。南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12315中心发布2023年第4号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在选择直播带货购物时,认真查看经营者在直播平台公示情况,不被明显低价所误导,切勿盲目跟风购买。
保持科学理性消费心态,谨防冲动消费。直播带货容易诱导消费者冲动消费,直播互动包含的社交属性也加剧了消费者跟风购物的从众心理。消费者在购物前,不要受直播平台“价格低廉”“秒杀”“数量有限”等煽动性宣传语塑造的营销氛围影响,也不要出于对主播个人的盲目信任而盲目冲动消费,要多思量购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做到理性消费。
谨慎选择交易平台及经营主体,谨防买假风险。消费者要尽量在官方旗舰店直播间购买商品,这些直播间的可信度相对较高,可适当降低买假风险。同时要认真查看经营者在直播平台的资质信息公示情况,购买商品时要从信誉度、成交记录、评价详情等多方面对网店进行评估。也可以到传统平台寻找直播间销售的同类商品进行对比,做到货比三家。
警惕直播带货常见陷阱,谨防诱导消费。直播带货行业,主播凭借个人魅力,与消费者建立起类似偶像与粉丝的关系,以粉丝的信任和喜爱为基础进行直播带货,主播的口头宣传语,并不能保证产品的质量,直播售假、虚假宣传屡见不鲜。有的不法商家外包机构刷单,购买粉丝,不仅制造销售假象,也制造主播和直播间人气假象,甚至以限量促销、销售倒数的方式诱骗消费者激情下单。部分主播存在诱导场外交易的行为,比如在直播间内通过语言、文字、图形、动画、动作等方式,直接或间接引导消费者转入原网络直播电商平台以外的微信等社交软件平台进行交易。场外交易消费者在维权时往往存在举证能力、主体认定、责任分担等方面的较大困难。
鉴于网络购物相关信息删除后恢复难,为更好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消费者在直播间网购时应及时保留相关原始记录,例如该产品直播时的广告宣传、商家承诺内容、聊天记录、支付凭证、物流信息等。此外,消费者还应注意查看“七日无理由退货”“三包”等适用范围和具体规则。一旦发现商品质量不合格、货不对板等问题时,要及时与商家及平台沟通协商,协商不成的,可拨打12345、12315热线进行投诉,还可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如遭遇钓鱼网站及诈骗,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编辑:覃凤妮
责任编辑:黄登
值班编审:卢超
(作者:唐秋艳 熊至娟)
相关阅读
热评丨高校“直播带人”火了 促就业就得这么拼 横州市:直播带岗助力企业高效招工 壮美广西·惊奇柳州——直播公开课柳州站|抖音主播“打卡”风情柳州 正在直播: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开幕会 遇见你丨山村客运司机为村民义务“带货”十四年责任编辑:Rex_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