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长兴县生态保护见闻(副题)
(资料图)
经济日报记者 黄平
浙北长兴,毗邻太湖。过去以煤为业,以“黑”著称,水质发黑,天空发灰。
如今,传统产业转身绿色智造,从单一的蓄电池到动力电池,从智慧储能到氢能、太阳能、风能,长兴由“黑”变“绿”,煤城变成了绿色能源基地,新能源产值有望达到300亿元,实现了从保护生态、改善环境到发展经济、和谐生存的迭代升级。
守护江河创新制
长兴由“黑”变“绿”,“河长制”功不可没。
早在2003年,长兴在全国率先创立“河长制”:给每一条河流确定一名“河长”,作为治理、保护河流的第一责任人。
“河长制”三级管理、职责分明。县级河长统筹协调、镇级河长具体领办、村级河长日常管护,每一条河都有专属管理员。
长兴的首创很快被浙江各地“拷贝”,“河长制”由此走出长兴,走向浙江,形成了省、市、县、乡、村五级河长架构。2016年,“河长制”推向全国。
目前,长兴县大大小小各级河长达到472名。在洪桥镇东王村,正在巡河的村党总支书记、村级河长钦伟娟告诉记者,每天中午,她都会带着手机、打开软件,开始一天的巡河。
“村里大小河流有十几条,平均每个月,我都要对所有河流进行至少3次的全面巡查。”钦伟娟说,从最初捡垃圾到后来改善水环境,再到现在注重生物多样性保护,河长的工作机制、工作职能这些年不断更新,55个河长工作站覆盖全县,不光要查水面干不干净、岸上有没有垃圾,方方面面都要查,一旦发现问题,拍照上传,及时解决。徒步进不去的地方,就用无人机。
去年5月,长兴又开始运行“电子河长”,埋在水下的传感器不仅可以监测水质,还能“追根溯源”,能实时监测河流的色度、浊度、酸碱度pH值、盐度值等12项指标,一旦发现某个指标出现异常,能在最快的时间内找到源头,为河流水质检测提供更精准的数据支撑。
护得水岸清,治河也致富。像东王村,随着河流水质从Ⅲ类、Ⅳ类变为长期保持Ⅱ类,优美的水域村庄环境先后吸引了三大农旅融合项目,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从不到5万元,到现在突破10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到了3万多元。
生态修复探新路
到了长兴,不能不看“龙之梦”。
“龙之梦”是长兴依托滨临太湖的区位优势,成功引进的全国最大的文旅综合项目。7个主题乐园、11家酒店、13座剧院、1个太湖古镇、野生动物园、全国最大的马戏城、3万平方米会展中心、5000亩湿地公园集于一体,投资额达到251亿元。
“这不仅是长兴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投资,更是长兴大力推进矿山生态修复,促进生态价值再现的生动案例。”长兴县委书记石一婷告诉记者,“龙之梦”目前已经形成了“政府生态修复+市场旅游投资”的模式,在保护原有生态的基础上,项目设计充分运用自然与生态独特景观,保留了原区域裸露山体、植被与废弃矿坑,并设计建设了自然山水景观,特别是酒店的选址,巧妙地遮挡住裸露的矿体,尽数展现出自然风光的生态效应。
据了解,太湖图影旅游度假区东临太湖、西依弁山,在长兴的县域规划中,目标是成为长三角旅游度假第一目的地,一直以来实施保护性开发。为实施“生态+”矿山综合治理模式,长兴坚守一条底线:宜林则林、宜耕则耕、宜建则建、宜景则景,着力改善矿坑周边生态环境,实现废弃矿山资源循环利用。
碧岩和陈湾是图影旅游度假区的2个自然村,因为没什么田地,800多户村民一直靠采矿为生,经济基础薄弱,外出打工的人越来越多。
“现在,情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陈湾村村主任蒋海奇说,村民们已经不再上山挖矿,也不需要出门打工。不少年轻人去了县里的保安培训班,回来后在家门口的“龙之梦”乐园就能上班了。
据称,“龙之梦”项目每年可吸引游客约3000万人次,累计解决3万余人就业,形成综合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承接了大项目的溢出红利,当地的文化、旅游产业都打开了新的发展空间。长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百叶龙”在“龙之梦”的太湖古镇上演,和当地的民俗结合打造“爆款”成为“龙之梦”的标志性看点。因为这个项目的落地,一些在外打工的年轻人准备回乡创办民宿,长兴的红梅基地也准备将数万株红梅迁入“龙之梦”的盆景园。
零排运输有新意
除了“龙之梦”,长兴还有一条“空中长龙”。
301省道是长兴周边煤炭、石材原料、水泥熟料的主要运输通道,每天途经省道的重型卡车至少有6000辆次。高频次运输带来的交通拥堵、汽车尾气、道路扬尘严重影响着生态环境,成为当地的“心肺之患”。
如今,行进在301省道上,村庄宁静、树木苍翠,绿色生态之美随处可见。路边一家食品店的陈老板告诉记者,以前,开店根本不敢开门,满天扬尘,现在店门可以放心敞开了。
从“闭门开店”到“开门迎客”,是因为路上跑的车少了,货物运输有了一条“空中长龙”。
顺着陈老板手指的方向抬头望去,只见一条十余米高的“长龙”横架在半空之中,全封闭、全架空,犹如一条蜿蜒盘旋的巨龙,十分壮观。
“这是一个全电物流的输送带项目,全长绵延22公里,堪称全球距离最长的耐高温、全封闭电力输送带,年运输量可达1050万吨,较以前车辆运输的成本可以降低一半左右。”国网长兴供电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作为全国首个跨省数字化“全电物流”项目,“空中运输长龙”串联了长兴及安徽广德等周边多家水泥企业,以电代油将水泥产品直接密闭运输至物流码头,推动水泥运输从源头到终端全程纯电动、无污染、无噪声,实现全程绿色“零排”运输。
与此同时,长兴依托长湖申航道,创新推出“空水联运”,建成浙江全省内河最大散货环保型公用码头,并承接全电物流输送带终端,形成“全电运输、全电仓储、全电装卸、全电泊船”的全电模式。
湖州市生态环境局长兴分局提供的数据显示,“全电物流”项目的建成,推动了运输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明显降低了水泥产品熟料的运输成本、减少运输过程二氧化碳和污染物排放。初步估算,全年可减少燃油2000余吨、减少尾气排放1.4万吨,项目所在地小浦镇PM_2.5环比下降30.8%,全县PM_2.5下降19.2%,有效破解企业发展与绿色生态困局。
关键词:
责任编辑:Rex_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