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北梦原
(资料图片)
推动补齐便民服务设施短板,让修鞋、配钥匙等“小修小补”回归百姓生活……近日,在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有关城市便民生活圈的消息受到各界的关注。
会上,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表示,商务部将开展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推进便民生活圈建设。这意味着,更多像修鞋、配钥匙这样的小生意将回到百姓的“家门口”,惠及百姓生活。
所谓便民生活圈,全称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是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服务半径为步行15分钟左右的范围内,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基本消费和品质消费等为目标,以多业态集聚形成的社区商圈。
从便利店、菜市场到早餐店、蛋糕店,从家政服务点、维修点到养老服务机构、幼儿托管点……便民生活圈“圈起来”的都是些小生意,但小生意背后可“大有文章”。
作为城市商业的“毛细血管”,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一端连着百姓,一端连着众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挥着推动便利消费、畅通城市经济微循环以及服务保障民生、提升群众幸福感的重要功能。然而,这个“圈子”在供需两侧仍表现出不平衡。
据统计,城市居民30%~40%的消费支出集中在社区周边1公里范围之内,且这一比例仍在上升。《中国实体商业客流桔皮书》2021年度报告显示,城市客流增幅前100个商圈中,社区型商圈占比41%。从需求侧来看,百姓 “家门口”的消费需求大、刚性强、频次高。
而从供给侧来看,百姓“家门口”的市场,量与质有待进一步扩充和提升。由于历史和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原因,我国的商业网点总量总体供给不足,布局也不尽合理,特别是和发达国家相比,单店覆盖人口率覆盖人数过高。同时,社区商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部分地区社区商业设施老旧,商品服务品质较低;而有的地区则清一色“高端”业态,不接地气。
为了更好满足人民群众需求,2021年,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先后出台指导意见和建设指南,推进便民生活圈建设。随后,便民生活圈建设在全国80个试点城市加快落地。
截至目前,80个试点地区共建设便民生活圈1402个,涉及商业网点28万个,覆盖居民社区2766个,服务居民3200多万人。试点地区生活圈的商业网点布局更加均衡,设施业态更加丰富,市场主体更加壮大,服务功能更加全面,居民的获得感不断提升。
在试点基础上,新的行动计划即将开展。“2.0版”的便民生活圈会是什么样子?
根据商务部办公厅等11部门印发《城市一刻钟 便民生活圈建设指南》,“十四五”时期,将建设上千个便民生活圈。布局合理、业态齐全、功能完善、智慧便捷、规范有序、服务优质、商居和谐是新“圈子”的关键词。
通过更好联动商业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设施短板有望进一步补齐;通过更好匹配商业业态和居民需求,有效供给有望进一步扩大。“家门口”的小生意将从“小而全”走向“小而精”“小而优”“小而强”,为百姓生活提供更多便利,为经济微循环注入新的动力。
责任编辑:Rex_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