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 >

焦点热议:陕西“秦创原”:高质量发展的陕西实践

原标题:

陕西“秦创原”:高质量发展的陕西实践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上午在学校上课,下午在研究院开会、做实验,第二天去位于宝鸡的秦川机床集团指导驻场人员技术攻关,两市三地,奔波不停……对于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赵万华来说,这是过去一年多来他最习以为常的日程安排。2021年3月,陕西西咸新区、秦川机床工具集团与赵万华团队联合设立陕西高端机床创新研究院,赵万华出任首任院长,他决心“把陕西的高端机床制造做成全行业的‘龙头’”。

如今,在陕西“秦创原”(陕西省创新驱动发展总平台)这块创新高地,像赵万华一样,常年奔波在一线的科研人员不胜枚举。

在“秦创原”的辐射下,陕西省技术合同成交额连续两年增速超过30%、突破3000亿元,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去年同比增长40%、突破1.6万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22万家、两年数量翻了一番,科创板上市(过会)企业增至13家、数量居西部前列。

硬核改革:破解发展“瓶颈”

2022年,为破解科技成果转化中“不敢转”“不愿转”“缺钱转”难题,陕西开展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即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改革、技术转移人才评价和职称评定改革、横向科研项目结余经费出资科技成果转化改革)试点,着力破除制约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障碍。当年3月,“秦创原”携“三项改革”走进高校。省科技厅等6部门印发了《陕西省深化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推广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试点经验实施方案》,明确将开展新技术概念验证、中试熟化、产业化工作的高校教师,按照分类评审要求纳入“教学科研型”参加职称评审。对专职服务成果转化的科技管理人员,纳入工程序列参加职称评审,以能力、业绩和贡献评价人才。

“‘三项改革’消除了大家对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国有资产流失的担忧。”西北工业大学青年教师罗剑说,2021年11月,他向学校提出了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意愿,不到一个月就完成了知识产权作价入股的评估及相关入股手续。2022年2月,罗剑在“秦创原”总窗口注册成立了西安砺芯慧感科技有限公司。2022年11月,依托团队科研成果建设的国内首条覆盖常温、超低温、超高温薄膜温度敏感芯片自动化生产线正式投产,打破了国外对该类产品近30年的垄断。

今年1月,陕西又出台了深化“三项改革”的十条措施,通过“先试用后付费”、探索“权益让渡”转化方式、开展“先投后股”试点,逐渐解开制约成果转化的“细绳子”。同时,陕西还试行科研项目领衔专家制、“揭榜挂帅”、“赛马制”,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构建企业行业技术创新平台,赋予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更大的技术路线决策权。

矿泉水瓶是最常见的包装废弃物之一,怎样用“科技之手”化腐朽为神奇,将它变废为宝?这是33岁的西安理工大学印刷包装与数字媒体学院副教授周星研究的主要内容。他领衔的科研团队相继攻克了“废弃聚酯资源高值化转化”和“印刷包装填料/微纳米高端材料资源化”两大核心技术,可全过程实现从废弃PET到聚氨酯产品化,实现原材料自供的完整产业链。但如何实现成果转化曾让周星一筹莫展。西安理工大学与“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展开合作后,中心全方位提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通过基金投资、政策扶持等力促项目落地。而最让周星感到欣慰的是,“三项改革”中的“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技术转移人才评价和职称评定”,既为他和团队成员解决了“晋升难”的问题,也使成果转化没有了“不敢转”“不想转”的后顾之忧。

据悉,“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以来,陕西整合发展并及时修订了涵盖科技人才、成果转化、企业创新等方面的“政策包”,全省各市、创新主体、平台园区制定了相应的协同推进政策,形成了多层次、多维度、全社会协同的“1+N”政策体系。而今,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在陕西75所高校院所竞相推广,3.8万项成果单列管理,3449项成果正在实施转化。“我们计划用三年时间,实现省属综合类、理工类高校推广‘三项改革’试点全覆盖,同时实现全省高校转化不少于1000项科技成果,培育不少于1000人的专门从事创业指导、技术转移的人才队伍,创办领办不少于1000家科技型企业的目标,让陕西更多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走向市场。”陕西省科技厅有关负责人说。

“两链”融合:消弭发展“软肋”

今年1月,总投资452亿元的隆基绿能年产100GW单晶硅片及50GW单晶电池项目,落户“秦创原”总窗口,预计产后年产值合计约1200亿元,实现每年发电约1330亿千瓦时。光伏产业是陕西大力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全省聚力打造的重点产业链之一。该项目的落地是陕西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推进重点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的重要成果。

针对科技资源富集而产业发展不强的现实,陕西把推动“两链”深度融合作为创新驱动发展的重中之重。2021年6月7日,陕西首批揭榜挂帅课题榜单发布,面向全国公开征集解决方案和承担单位。截至目前,陕西已发布七批“两链”融合重点专项揭榜挂帅项目榜单,“发榜者”即技术需求方均为创新型领军企业,多所高校、科研单位参与其中。

这标志着研发模式的升级。聚焦全省重点产业链,陕西布局建设8个创新联合体,新建10个共性技术研发平台、10个中试基地、23个新型研发机构和26个校企协同创新平台;紧扣全省重点产业链实施27个“两链”融合重点专项,梳理2600余项关键核心技术清单;与西电集团、法士特等联合设立12个企业联合专项,助力“链主”企业、龙头企业做强做大。多种模式架起了研发和市场之间的桥梁。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隆基绿能光伏电池转换效率连续刷新世界纪录、奕斯伟半导体硅材料填补国内空白、西安交通大学攻克了硅热法工业化量产高品质原镁难题……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带动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陕西单晶硅片、重卡变速器产量全球第一,钛材加工量全球第二,光伏产业年产值超千亿元,新能源汽车产量占到全国14.1%。

在西安理工大学任教的吴文武,是“秦创原”首批“科学家+工程师”队伍的一员。这支队伍以高校和科研院所专家人才(科学家)为核心,以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工程师)等协作为基础,以攻克产业重大技术难题、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孵化科技企业为目的,形成科学家与工程师的科研(产业)创新团队。目前,“秦创原”已组建起“科学家+工程师”队伍200多支。

2021年8月,吴文武加入陕西高端机床创新研究院担任设计与制造技术中心主任。入职不久,吴文武就领衔与秦川集团的工程师共同开展齿轮磨床技术攻关。随后几个月,多位高校院所的博士加入攻关团队。目前,秦川集团提出的齿轮磨床误差溯源问题研究取得积极进展,新一代齿轮磨床即将进入试制阶段。背靠高校,面向企业,有研究室,也有“试验田”,吴文武和同事们在生产线上书写着科技创新最真实的成果。

深度服务:打造科创“生态”

2022年12月,我国光通信行业的领军企业、陕西光子产业链的“链主”企业——陕西源杰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这是“秦创原”总窗口首个科创板上市企业。科创主体蓬勃成长的背后是科创服务体系效能的持续提升。2022年,陕西启动实施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倍增计划,推进“登高、升规、晋位、上市”四大工程,推动科技型企业培育实现量质双升。

西安数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数合科技)是在“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中,首家以服务换股权的签约企业。2022年9月,数合科技通过出让部分股权,引入了新的“合伙人”——秦创原发展公司。与这些股权相应的对价,并非以往的“真金白银”,而是科创服务。根据双方协议,秦创原发展公司将为数合科技提供包含工商财税在内的上百项服务。

“‘秦创原’‘合伙人’带给企业的还有战略规划,以及融资、研发、产业等诸多宝贵的资源。对科技型初创企业而言,有价值的服务比直接投资更有利于成长。”数合科技创始人杨涛表示,“在‘秦创原’‘合伙人’的助力下,2022年我们的销售额是上年同期的2倍左右,今年我们有信心实现更大的发展。”

在“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中,陕西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有机结合,以“一中心一平台一公司”为骨干,积极打造从研发到孵化再到产业化的全聚合科创服务系统,不断拓展科创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为科创企业、科创产业的培育成长打造了良好的“生态”。西咸新区党工委书记杨仁华表示,西咸新区将以更大力度深化“三项改革”,以投行思维大力招引聚集各类创新资源,全面支撑西安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更好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局。

耕耘换来了收获的喜悦。仅2022年,陕西全年就新认定瞪羚企业298家,总量达到432家;评价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5952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649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1.2万家。(记者 张哲浩 李洁 通讯员 张梅)

关键词:

责任编辑:Rex_11

推荐阅读

秋蝉什么时候播出

· 2023-04-11 11:10:05

微资讯!首先后来造句子

· 2023-04-11 11:26:28

付笛生的儿子叫什么

· 2023-04-11 11:28:03

2012年的银行利率是多少

· 2023-04-11 11:09:31

剑灵如何导入捏脸数据

· 2023-04-11 11:13:56

dnf卡片怎么合成

· 2023-04-11 11:05:32

怎么办理基金定投

· 2023-04-11 11:16:59

中神通王重阳的演员

· 2023-04-11 11:07:31

7月7是什么节日

· 2023-04-11 11:23:30

DNF选择频道卡死

· 2023-04-11 11: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