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原标题:国家能源局制定新型电力系统“三步走”路径(主题)
2045年前,交通领域新能源、氢燃料电池汽车替代传统能源汽车(副题)
国家能源局日前就《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征求意见稿)》(下称“蓝皮书”)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蓝皮书指出,新型电力系统是以确保能源电力安全为基本前提,以满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电力需求为首要目标,以高比例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建设为主线任务,以源网荷储多向协同、灵活互动为坚强支撑,以坚强、智能、柔性电网为枢纽平台,以技术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为基础保障的新时代电力系统,是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和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载体。
为科学部署、有序推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蓝皮书以2030年、2045年、2060年为重要时间节点,制定新型电力系统“三步走”发展路径,当前至2030年为加速转型期,2030年至2045年为总体形成期,2045年至2060年为巩固完善期。
具体来看,加速转型期内,新能源逐步成为发电量增量主体,煤电仍是电力安全保障的“压舱石”。电网侧以“西电东送”为代表的大电网形态进一步扩大,分布式智能电网进入发展起步期。用户侧的电力消费新模式不断涌现,电能在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用能行业的替代“提速扩围”,终端用能电气化水平提升至35%以上;同时灵活调节和相应能力提升至5%以上,促进新能源就近就地开发利用和高效消纳。在储能侧,储能多应用场景多技术路线规模化发展,满足系统日内平衡调节需求。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基本形成。
总体形成期内,碳排放由峰值水平平稳降低,用电需求在2045年前后达到饱和。新能源发展重点转向增强安全可靠替代能力和积极推进就地就近消纳利用,助推全社会各领域的清洁能源替代。碳中和战略目标推动电力系统清洁低碳化转型提速,新型电力系统总体形成。
蓝皮书指出,在这一时期,用户侧低碳化、电气化、灵活化、智能化变革方兴未艾,全社会各领域电能替代广泛普及。各领域各行业先进电气化技术及装备水平进一步提升,工业领域电能替代深入推进,交通领域新能源、氢燃料电池汽车替代传统能源汽车。虚拟电厂、电动汽车、可中断负荷等用户侧优质调节资源参与电力系统灵活互动,用户侧调节能力大幅提升。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逐渐成为主体,助力能源消费低碳转型。
到了巩固完善期,新型电力系统进入成熟期,具有全新形态的电力系统全面建成。新能源逐步成为发电量结构主体电源,电能与氢能等二次能源深度融合利用。新能源普遍具备电力支撑、电力安全保障、系统调节等重要功能,逐渐成为发电量结构主体电源和基础保障型电源。煤电、气电、常规水电等传统电源转型成为系统调节性电源,服务高比例新能源消纳,支撑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应急保障和备用容量。新型输电组网技术创新突破,电力与能源输送深度耦合协同。储电、储热、储气、储氢等覆盖全周期的多类型储能协同运行,电力系统实现动态平衡,能源系统运行灵活性大幅提升。 (记者 秦燕玲)
责任编辑: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