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宁迪 林洁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是“一个世界级难题”。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_______________
如果说,多年前,数字化还是摆在中小企业面前的一道选择题,那么眼下它已然成为一道必答题。
日前,在第十八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和第二届中小企业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举办期间,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徐晓兰强调,数字化转型是中小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主要路径,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新冠疫情的暴发,客观上加速了全球数字化进程,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一些中小企业的创新与数字化进程。马来西亚企业及合作社发展部部长依温通过视频介绍了本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一些现实难题,他表示,马来西亚企业家发展部的一项最新调查显示,马来西亚三分之一的企业家没有采用数字化。
尽管了解创新与数字化的好处,但马来西亚近两成的受访中小企业仍然没有做好向数字化过渡的准备,对技术的潜在影响还缺乏认知。这其中既有企业不了解如何将数字化融入业务、如何配置正确的数字化解决方案的原因,也有互联网连接、数字化硬件软件使用成本的原因,更是因为数字基础设施方面的差距和数字化人才的匮乏。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工业数字化首席产业架构师周亚灵把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定位为“一个世界级难题”。周亚灵研究过许多国家地区的数字化过程,发现一些工业化走在中国前面的国家,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受疫情等影响,中小企业越来越困难,“降本增效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至关重要,这是一个产业性的问题。”
“大手”拉“小手”
工业互联网是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重要的工具,2022年我国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2万亿元,并已覆盖45个国民经济大类、覆盖工业大类的85%以上。
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鲁春丛表示,近年来,工业互联网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实践创新越来越多,如广东省把数字化转型作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以工业互联网应用创新为着力点,重点赋能20个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这其中,广州制定了“四化”平台,赋能企业的实施方案,推动构建行业级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佛山加快产业集群连片式发展,加快服务供给。
转观浙江,立足省内块状经济和产业集群发展特征,开展“学样仿样,轻量化智改,批量式推广”,改造产品降低了75%,企业生产效率提升了35%。与此同时,浙江通过推广数字化工程的总承包制,引入第三方监管等系列举措,探索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市场机制。
随着工业互联网的渗透,“大手”拉“小手”的模式逐渐在一些行业内生根发芽,产业集群内的一些中小企业也搭上了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快车”。
以日化行业为例,立白科技集团总裁、日化智云平台联合创始人陈泽滨注意到,产业链不同环节的发展还是会遇到大大小小的难题。如上游原材料端的企业拓客效率低,研发投入大;中游厂商的柔性供应能力不足;下游品牌商存在外资占主导,本土品牌发展受阻,对消费者洞察不足、渠道触达能力不足、品牌影响力不足等问题。
日化智云是立白科技集团运用企业近30年的资源和数字化沉淀,面向全行业打造的一个全产业链数字化赋能服务的工业互联网平台,目前,该平台已连接行业上、下游商家与客户近1200家,未来5-8年预计链接上下游企业接近1万家。在助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方面,该平台的经验是发挥链主企业的海量数据优势赋能业务场景,一方面通过订单和技术的驱动,实现供给侧资源优化配置,提升供给侧对需求侧的响应能力;另一方面,利用数据化驱动产业链的创新链,提升企业业务的赋能效率。
“发挥链主强大的带动能力和对产业链的整合能力,在研发、技术、生产、营销等方面给上下游企业及配套企业提供专业化的指导,从而带动产业链上中小企规模化、专业化的发展。”陈泽滨指出,在整合赋能的过程中,平台同步建立了产业链条上大中小企业长期稳定的协同合作关系,持续壮大产业链实施主体,促进上下游中小企业的融通发展。
作为一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广州博依特智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基于工业互联网技术架构体系和工业智能技术,自主研发了POI-CLOUD工业互联网SaaS(软件即服务)平台,服务于建材、造纸等传统流程型行业。
该公司CEO李继庚发现,传统流程型制造行业是用天然原料生产标准产品,流程复杂,节能压力大,通常需有经验的“老师傅”来动态调整工艺。现在这样的“老师傅”相当稀缺,导致一些企业生产效率始终上不去。但“量大面广”的特点,也让中小企业在利润和竞争力上有着独特优势,需要跟大企业一起完成数字化、智能化的转型升级。
博依特科技打造了云桥工业互联网平台,采用AI将人工经验固化为模型等方式,形成可规模化复制的资产,协助企业优化决策和智能控制,从而实现生产降能增效。如造纸企业生产14g原纸,可以帮助企业平均节约纤维1.1%;帮助玻璃生产企业,提前3个小时预测玻璃气泡数量,让企业少砸玻璃,降低能耗。李继庚认为,产业集群的数字化转型一定是一群人的事,“让中小企业成为大企业的一部分,共生在一起、粘在一起,对于产业提升效率将有巨大帮助。”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不能贪大求全
广州鲁邦通物联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从一家面向海外市场提供工业互联网硬件的企业发展为具备软硬结合能力,面向国内外客户的工业互联网技术厂商,业务覆盖海内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创始人、董事长陶洋认为,中小企业要想推行数字化全面落地挑战非常大,需要分几步走。
他指出,中小企业要了解企业内部需要解决的痛点,这些痛点对应着不同的解决方案,包括企业内部的智能制造,企业内部的产品智能化、围绕产品智能化开展相关的企业服务,以及围绕企业内外部构建数据智能以及工业App。而在这些数字化改造层面,中小企业没有办法“贪大求全”,一定要针对自己最大的痛点来制定解决方案。
作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上海金友金弘智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用于光伏系统的直流电缆,公司董事长潘静回忆,企业进行供应链优化过程中,在数字化管理工具的改造方面也走过弯路。
据他介绍,公司一开始也想和其他企业一样,完整实现ERP(企业资源计划)+MES(制造执行控制系统),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发现,虽然整个系统能够将公司生产流程、物料管理以及生产追踪监控到位,但需要花费额外的管理成本。在潘静看来,中小企业如果初期资金不雄厚、人才不多,贸然完整实现ERP+MES系统,会对企业造成很大负担。“我们将最终的目标定为首先实现现场MES生产管理监控以及质量追溯监控,实现生产的自动化。在这个基础上,又花了两年将ERP系统加载上去,最终实现了企业库存的大大减少。”
深圳科安达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轨道交通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也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明了防雷分线柜及防雷系统。其创始人、总裁张帆认为,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上要做好精细化管理。“数字化是在原有精细化的基础上,实现更‘精’,数字化本身就是精细化的过程,也是精细化的手段,它可以让产品本身获得升级,也可以改善产品运营环境。”
张帆表示,轨道交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承载着保障安全的使命,更需要严谨的态度,“我们只做几个产品,不图越多越好,把有限的几个产品的每个环节做到精细化,做到最优质、最可靠,才能真正打造核心产品,获得核心竞争力。”
需加速OT侧数字化改造
作为数字中国建设的主力军,我国三大通信运营商也在运用云网优势,支撑中小企业提升自我“造血”能力。如中国联通从2018年开始进入工业互联网领域,5年打造了9600多个工业互联网项目。
中国联通大数据首席科学家范济安发现,大型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一般拥有5G专网,拥有技术力量或足够的资源去打造个性化、独享型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在应用层面上,大型企业还拥有OT类(操作技术)、生产自动化类和管理信息化类的定制化应用,还可以享受到专项补贴资金。但大部分中小企业基本不用5G专网,大多数工业互联网平台属于云端的公共服务平台,需要中小企业把数据传输到这些第三方平台上,享受智能化应用服务。“有些中小企业并不放心信息安全,不愿意把自己的数据搬到云端。”
2019年开始,中国联通尝试把5G专网引入到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园区。在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中国联通面向中小轴承制造行业建设了5G专网,对设备联网进行数据采集。2020年在广东,中国联通推出了面向中小企业的云平台,主要提供SaaS类软件服务,服务800多家中小企业,行业覆盖30多类。
范济安认为,当前在云端提供的应用大部分属于IT类(信息技术),企业更为关心的OT类公共应用还很少,一方面是时延等问题;另一方面,这个领域的专业化程度要求更高。
范济安希望能有更多中小企业用上OT类应用,让服务于大型企业的工业控制平台,有朝一日服务更多中小企业,“这是我们现阶段面临的新挑战和正在做的新实践,希望成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生态合作伙伴,不断探索新的生产模式、新的业态,服务中小企业做好数字化转型。”
鲁春丛希望大家明确一点:在深化工业互联网赋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上,“工业互联网姓工不姓网,服务工业是主阵地。”他说,目前工业互联网的服务能力仍偏向于IT(信息技术),推动工业互联网转型,需要加速OT(操作技术)侧的数字化改造,“可以采取横纵结合,建设面向产业链和细分行业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从设备、单元、产线、车间、工厂多维度推动数字技术与工业场景的应用需求深度融合,提供全流程服务。”
他建议各地聚焦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共性需求,提供工业软件产品和服务能力。引导中小企业合力应用云化工业软件,降低代码开发成本;加快建设数字化转型的公共服务体系,以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强化数字化转型产品和服务供需的对接,推动龙头企业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开放应用场景,建立需求清单,明确攻关方向和任务目标等;在人才方面,加快建设符合产业需求的人才体系,“建设一批工业互联网学院和专业,打造工业互联网产业数字人才的培训基地,开发工业互联网人才培养公共服务平台,培养培训政府引导干部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产业技能人才等五类人才,壮大中小企业数字化人才的供给。”
展望未来,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副总干事邹刺勇指出,有三大趋势正深刻影响全世界工业化的前景,第一大趋势就是工业生产数字化、自动化。
邹刺勇认为,现在更需要全球和区域层面紧密合作,实现包容性和可持续发展。在这方面,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优先事项之一是帮助成员国实现数字化转型,为数字化技术保驾护航,而转型发展战略是以中小企业为核心。
“支持中小企业成功实现这一愿景,对转型至关重要。”邹刺勇表示,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将与合作伙伴一同提供相关技术和咨询支持,惠及所有人并满足成员国在后疫情时代的需求。“我们的目标是促进创新生态系统发展,通过消弭不同国家、不同公司技术能力的差距,解决数字鸿沟问题。”
关键词:
责任编辑:Rex_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