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云—南宁日报讯(记者杨盛)近日,市生态环境局印发《南宁市土壤污染防治“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到2025年,全市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局部稳中向好,受污染耕地和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进一步巩固提升,土壤和地下水环境风险得到进一步管控,进一步保障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计划到2035年,全市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稳中向好,农用地和重点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全面管控。
《规划》明确,要强化土壤污染源头防控,严格涉重金属行业重点污染物排放,排查整治涉重金属矿区历史遗留固体废物,防控矿产资源开发污染土壤,实施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溯源控源,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加强固体废物及危险废物监管。
其中,将符合筛选条件的排放有毒有害大气、水污染物的企业纳入大气、水污染物重点排污单位名录。2023年底前,纳入大气重点排污单位名录的涉镉等重金属排放企业,全部按排污许可证规定对大气污染物中的颗粒物实现自动监测;选择耕地镉等重金属污染问题突出的县(市、区),开展集中连片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途径识别和污染源头追溯,有效遏制污染源对耕地的持续影响;以宾阳县为试点,实施化肥减量增效示范项目,减少不合理化肥投入,稳步提高化肥利用效率,建立农膜及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绿色补偿制度,完善回收利用体系和长效机制。
《规划》要求,强化危险废物全过程监管联防联控机制,持续加强塑料污染治理,开展“禁塑”“限塑”“污染治理”等联合专项行动,推进突出问题整改;强化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置监督管理,严格查处非法处置行为;推进固体废物资源化综合利用,提高综合利用水平。加强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以机动车维修拆解行业产生的废铅蓄电池、废矿物油为重点,推动现有收集体系升级;合理规划布局危险废物收集处置设施,实现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与实际需求基本匹配。
确保到2022年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稳定达到100%;到2025年,一次性塑料制品消费量明显减少,替代产品开发应用水平提升,塑料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在防范工矿企业用地新增土壤污染方面,我市又将实施哪些举措?《规划》指出,严格土壤新增污染项目准入,落实“三线一单”管控要求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推动实施绿色化改造,鼓励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重有色金属采选和冶炼、涉重金属无机化工等重点行业企业实施改造;加强重点监管单位管控,2025年底前,至少完成一轮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隐患排查整改;加强企业拆除活动土壤污染防治。
为有序推进土壤污染治理修复,我市着力提升耕地土壤环境质量,推进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鼓励绿色低碳修复,探索污染土壤“修复工厂”模式,推动修复产业健康发展。
同时,在持续推进地下水生态环境保护上,我市将开展地下水污染状况调查评估,保障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环境安全,探索利用遥感等技术开展保护区环境监管,开展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及补给区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识别可能存在的污染源,加强饮用水水源污染风险防范。
编辑:李慧婷
责任编辑:罗宁
值班编审:卢超
责任编辑: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