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双减”后 深圳家庭教育成长论坛系列活动启动

“双减”后家长如何实现有效陪伴?家校社如何更高质量育人?12月3日下午,以“同频共振、共育未来”为主题的“好家成长计”首届家庭教育成长论坛在深举行。来自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多地的家庭教育专家以及深圳各区妇联代表、学校代表、家长代表等,线上线下共同探讨新形势下的家庭教育发展方向。

深圳家庭教育成长论坛系列活动启动

活动现场,出席领导共同启动了“好家成长计”家庭教育成长论坛。深圳市妇联主席刘蕾表示,目前家庭教育已上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提高当代父母的家庭教育水平,是一项伟大的事业,要充分发挥妇女在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独特作用,充分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在社会基层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团结深圳640多万家庭以“小家”文明共筑“大家”风尚。

深圳市教育局副局长王水发表示,市教育局将家庭教育能力纳入新时代教师的能力培养体系,在今年启动了对全市教师的家庭教育能力提升行动,并计划在三年内完成全员轮训工作。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方的责任主体需要协同合作 、主动作为,推动落实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儿童五个方面的主体责任,家庭教育成长论坛很有意义,通过各方合作,将有力促进深圳市家庭教育工作发展,为深圳家庭赋能。

据悉,本次论坛为首届家庭教育成长论坛,接下来还将陆续走进深圳各区、走进家教家风实践基地,围绕家庭教育展开一系列讨论,充分协调、统筹社会资源,为市民们开展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下一场论坛将在罗湖区开展。

论坛焦点1:

“双减”后家长如何实现有效陪伴?

论坛通过街头采访等形式,广泛征集家庭教育议题。深圳家庭的一封信提出: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了家长家庭教育职责,“双减”让孩子们有了更多时间发展自身素质,而家长却因为工作等原因难以陪伴,该如何平衡?基于这一典型问题,专家们围绕促进法为家长赋能进行了解读。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中国家庭教育学会理事罗爽表示,《促进法》明确了家庭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并指出其核心要义是为家长赋能,在“尊重”家长的基础之上给予家长最大程度的“支持”。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副院长,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专家组成员刘学兰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为广大家长依法带娃提供了具体指引。

她表示,在家庭教育中,家长是孩子人生的引导者,学业的协助者,情绪的稳定者,心理的支持者,成长的陪伴者,不是孩子人生的控制者,学习的监视者,情绪的激惹者,心理的疏远者,成长的代替者,特别强调家庭教育应有底线思维,重视心理健康的教育。

在此基础上,广东现代教育研究院副院长黄孔辰、深圳市翠北教育集团总校校长李巍、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心理教育专家王秋英等就“双减”下的家庭教育在现场展开了更深入的讨论,三位专家结合自身多年丰富的家庭教育经验,立足深圳家庭的现实需求和困境,从不同视角就如何给家长“赋能”提供了建议。

论坛焦点2:

家校社如何更高质量育人?

教育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协同合作的结果,新形势下对于家校社共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来自深圳家庭教育工作者的一封信提出了家庭教育工作协同开展的问题,围绕这一问题,专家们对家校社如何更高质量育人进行了探讨。

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上海家庭教育研究会首席专家杨雄认为,“家校社”各方主体在协同共育中的角色,需进一步厘清和规范,同时需要创新协同方式,推进协同育人“共同体”建设。

在此基础上,家长代表、北京医学博士宫琳,深圳市宝安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家庭教育研究员涂南萍,深圳市丛心圆家庭育和中心理事长武琛等围绕“家校社三位一体,共建绿色教育生态”,就如何优化家校社合作、如何发挥家长自身积极性、如何提升社区家庭教育品质等问题展开了讨论,为家庭教育工作机制提供了多角度思考。

关键词: 双减 深圳 家庭教育 成长论坛

责任编辑:Rex_08

推荐阅读

amd7100和赛扬J4125_amd710

· 2022-12-08 1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