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客低价、熟客高价,向低价手机用户定向推送大额优惠券,上海市消保委最新发布消保委观点指出,大数据“杀熟”套路正在不断升级,侵害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应健全数字规则,尽快出台算法规制,促进平台算法公平,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互联网平台通过不断优化的算法和不断提升的算力,向消费者提供更为高效、丰富、精准的全领域优质服务,带给广大消费者极大的便利。但在交易效率不断提高的同时,算法的不透明性与难解释性也给消费者权益保护与反不正当竞争带来新的挑战。
上海市消保委指出,初代的大数据“杀熟”,依靠的是算法的简单判断。比较典型的场景是“熟客卖高价”,比如,平台对新客展示的是低价,因为新客通常会在不同平台比价,而如果你是老顾客,习惯已经养成,往往不会货比三家,那自然价格就会高一些。
随着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运用,算法快速迭代,再加上平台对消费者个人信息的全方位收集,算法“杀熟”方式升级,转向基于被平台充分掌握个人信息的“杀熟”,比如,会根据消费者使用的手机型号等个人信息匹配相关的产品、广告或者是不同的优惠券。
上海市消保委指出,基于歧视性算法的产品匹配、价格歧视,本质上是平台对算法权力的滥用,是对消费者公平交易权的侵害。值得注意的是,算法从接受输入数据到输出决策结果的全过程,形成外界无法获知的“黑箱”,算法“黑箱”的非透明性更导致二代大数据“杀熟”行为更加隐蔽、难以察觉。
上海市消保委呼吁,应健全数字规则,尽快出台算法规制,促进平台算法公平,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责任编辑: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