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第二十三届高交会在深圳开幕 未来的“风口”在哪里?

12月27日,第二十三届高交会在深圳开幕。走进深圳会展中心5号馆,全自动全封闭细胞制备工作站、宽带脑机接口系统等已转化或即将产业化的创新成果引人注目,基于神经科学的生态阳光灯可模拟自然状态下的蓝色天空,把“蓝天”和“阳光”引入室内。

这些展品来自中国科学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深圳先进院”)首次设立的合成生物学、脑科学两大产业专展。

15年前,深圳先进院院长、深理工筹备办主任樊建平曾在第八届高交会上“预言”,10年后家家户户都有机器人,这个设想在当时看来有些大胆,但事实上,深圳2017年的机器人产业总产值已超过1000亿元,2020年超过1400亿元,扫地机器人等也走进了越来越多的家庭。

未来的“风口”在哪里?樊建平表示:“如今的合成生物产业和脑科学产业,就像是15年前的机器人产业。深圳的脑科学产业发展迅速,大有可为。合成生物产业虽刚起步,但未来发展潜力很大。”

“楼上楼下创新创业综合体”助力“活胶水”产业化

不需要创可贴或缝针,人们皮肤上的伤口能否只需涂点“胶水”就能在60秒内愈合?除了皮外伤,心脏、动脉、神经的伤口也能被“胶水”治愈?这并非科幻。

在高交会现场展示的“楼上楼下创新创业综合体”相关创新成果中,深圳市工程生物产业创新中心的入驻企业——深圳柏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正在接力深圳先进院钟超课题组“从1到10”的研究,开展“从10到100、到无穷大”的商业化应用,让这个看似科幻的场景加速成为现实。

现场负责人介绍,深圳市工程生物产业创新中心已入驻13家企业,相关企业估值上亿元。得益于深圳围绕合成生物产业化加速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教育链的有机融合,深圳已成为中国合成生物学代表力量及全球合成生物学创新网络发展的核心节点。

深圳先进院副院长、合成生物学研究所所长刘陈立告诉记者,全球合成生物学的研究和产业处于快速发展的状态,我国在合成生物学领域虽然起步比国际上晚了10多年,但经过近10年来不同学科与领域的专家合作攻关以及国际合作,已奠定了相当好的研究基础。

无需标记即可“动态捕捉”小鼠动作

一直以来,脑科学被认为是人类科学的“终极疆域”,是科研桂冠上最难以企及的明珠。

在高交会现场,一台名为BehaviorAtlas的新型智能化动物行为精准分析系统引得不少观众驻足。一边是活蹦乱跳的小鼠,身上没有任何标记或连线,另一边显示的画面却在“动态捕捉”小鼠的全身运动,方便研究人员“看清”动物行为。

这台新型智能化动物行为精准分析系统,由深圳先进院脑认知与脑疾病研究所王立平、蔚鹏飞团队自主研发,目前已应用于大小鼠、犬类和猴等动物,并初步在癫痫病人上进行了应用,相关成果已通过专利授权进行系统生产,签约订单金额达数百万元人民币。

深圳先进院脑认知与脑疾病研究所所长、深港脑科学创新研究院院长王立平告诉记者:“不少人认为脑科学离自己还比较遥远,但我国各种精神疾病患者人数超过1亿。我们在做‘从0到1’的创新时,也会充分考虑市场端的需求,促进脑与健康产业生态的形成。”

“相信再过10年或15年,合成生物产业、脑科学产业也会达到万亿级的规模。”樊建平告诉记者,合成生物学、脑科学都是全球前沿科学,需要“从0到1”的创新,而深圳多年来积累了“从1到100”的产业优势,基础科研和产业化可以螺旋式迭代、牵引,从产业端诞生的需求可以牵动基础科研,基础科研也可以推动产业的发展,从而更有利于实现科研成果产业化。

关键词: 二十三 高交会 深圳 风口

责任编辑:Rex_08

推荐阅读

amd7100和赛扬J4125_amd710

· 2022-12-08 1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