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田里来了年轻的农技人
(资料图片)
关中平原喜迎丰收季。从种到收,一个年轻身影扎在玉米地,从观察墒情、测量株距到指导田管,一环接一环。
年轻人名叫苏丹,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农技推广服务中心的农技推广员。“做好玉米长势调查、苗情分析、技术指导,我自己心里有谱,才能指导好老乡们。”苏丹说。
解决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从繁育良种到示范绿色技术、再到采用先进农机,一群年轻人把新观念、新技术、新要素精准“滴灌”到田间地头。他们以青春为笔墨,在广袤田野上勾勒出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图景。奋斗路上,他们有何期盼?培育壮大队伍,政策如何发力?近日,记者走近他们。
有技术、懂经营、有情怀
小伙子教得了“老把式”?
毕业上岗时,苏丹心里没底。他虽说学的是农学,也在农业技术公司干过,但真到了田间地头还是缺经验、欠火候。
农民们心中同样冒问号。“细皮嫩肉的小娃子,地都没下过吧,还能教我?”初见苏丹,临潼南杨村汪洋农业合作社负责人郝永强犯嘀咕。
考验接踵而至。去年秋播节骨眼上,阴雨连绵,田泡在泥水里,种子下不了地。老郝眉头拧成疙瘩:“年底了地都没种上,咱就没遇上过。就算出了苗,产量也不行,别本钱都回不来。”在临潼,像老郝遭遇这样的晚播小麦地面积,占播种面积一半。
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播下去才有丰收希望啊。苏丹帮老郝宽心:“老话讲‘地不冻、只管种’。有我们,不叫你单打独斗。”
一开春,老郝的麦子还是“一根针”。“往年这个时候都返青拔节了,只能把所有手段都用上,搏一搏!”苏丹和其他农技员一头扎进田里,摸排苗情、监测墒情,四处学习好经验,制定了一套适合的技术方案,促进晚播麦促弱转壮。
有了硬技术,还得有铁脚板。苏丹常常一天跑六七个街道、两三百公里,帮着农户抢农时,抓田管。
汗水浇灌出丰收。沉甸甸的麦子过了秤,老郝立马给苏丹报喜:“又丰收了,每亩900多斤。”电话另一头,苏丹眼眶泛红。
半年多来,苏丹深入田间地头技术指导1000多人次,助力小麦促弱转壮。他推广小麦新品种13个,核心示范区平均亩产527.1公斤。
广袤田野,年轻身影涌现。目前,全国五级国家农技推广机构共有农技人员48.98万人,其中,年龄在35岁及以下的占比为17.79%。
下得去、扎得深、留得住
年轻农技员的成长,离不开传帮带。听到苏丹近况,新疆石河子大学农学院教授王登伟夸赞:“我这个学生热爱农业。”
为了让学生爱农民、懂农业,石河子大学这些年一直在探索。王登伟说,科技特派员制度让课堂连田间,创新农业人才培养。学校每年有100多名教师和400多人次学生成为科技特派员,服务于粮食、棉花、红枣等产业。
石河子大学水利建筑工程学院教授刘洪光和他的学生便在其中。南疆地区盐碱地治理,是他们的专攻领域。
“看看我刚买的新车!”打开微信群,一条好消息映入刘洪光眼帘。报喜的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职工木沙艾力·艾买提。采用刘洪光的技术方案后,“地有劲儿了”,棉花亩产几乎翻倍,木沙艾力挣了钱。
农民结缘教授,源于一场讲座。听到刘教授提出的粉垄耕作这个新法子,饱受盐碱化困扰的木沙艾力动了心,“我想试一试新技术。”
作为棉花主产区,南疆一些耕地土壤积盐重、板结、肥力低。刘洪光通过不断实地调研、模拟试验,提出了膜下滴灌、粉垄耕作、暗管排水相结合的治理方案。
刘洪光一趟趟往地里跑,手把手教,第三师多个团场的盐碱地得到了有效治理。好技术从论文里走进田间。
课堂也搬到了田间地头。徐亦彬是刘洪光的研究生。他的试验台就在棉花地里。治理旱区盐碱地,节水是关键。“我研究的是农业灌溉渠系水利用系数和农田灌水定额测定。为了写好毕业论文,来七八趟了。”带着仪器实地测量,收集整理数据,徐亦彬深有感触,“只有真正扎在农田里,才能获得真实的数据。”
科技特派员制度让技术人才下到田,扎得深。“经费有保障,职称评审单列计划,特派员身份等同于主持一个校级科研项目等,这些政策激发了热情,鼓励师生们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王登伟说。
不只是在新疆,为了把更多技术人才输送到田,各地都在探索。
在山东,依托高等院校,建立公费农科生定向培养机制,为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免学费定向培养人才。在山西,实施公费农科生培养计划,为公费农科生开展专业实习、实践等教学活动……
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吸引具有较高素质和专业水平的青年人才进入基层农技队伍。引才育才留才制度不断完善,让人才下得去、扎得深、留得住。
强扶持、重培养、增内力
稻子刚收,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农业农村局种业科教站站长王攀正在评估制种成果:“成效很好,种子大部分已完成了烘干存储。”
“今年制种期间,一看到杂株,我们赶紧拔掉,没有影响后期授粉。”种粮大户李兵接过话头。
水稻制种,开花授粉是关键。在制种基地,每逢制种时节,父本水稻和母本水稻交错栽种。“将两行父本作物改为四行,更便于机械化插秧。”王攀介绍自己的创新,“我们还尝试了用无人机‘赶花’授粉。无人机掠过,吹动稻花,花粉飞扬,大大提高授粉效率。”
扎根田地,源自内心的一份情怀。“小时候,乡亲们种地缺技术,辛辛苦苦,可产量不高。”王攀回忆道。把好技术带回来,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是他的心愿。
工作5年来,王攀引进7家科研院所和种业龙头企业,建成高质量、高标准水稻新品种育种基地100亩。“制种基地实现全程机械化,单产提升10%以上。”
从农村来、学的农业、干的农业,王攀喜欢农村这方天地。“我的专业是作物遗传育种。”他说,东坡区是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大县,课堂上学的知识有了用武之地。
如同王攀一样,越来越多的农技员成为助农兴农的重要力量。“目前农技推广人员队伍的学历结构不断优化。”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技术推广处二级调研员何晓丹表示,调查数据显示,学历为大专及以上的占比为85.51%,其中本科及以上的占比为47.36%。
农技人才打通了技术下乡“最后一公里”。“基层技术员扎根生产一线,在稳粮保供、大豆油料扩种、应对农业自然灾害和病虫害等上,开展大量基础性、支撑性工作。”何晓丹介绍。
在汗水和成绩的背后,年轻农技工作者有着诸多期盼。王攀吐露心声:“站里10个人,只有两个人在35岁以下,要想办法让更多年轻人加入。”
对年轻人的吸引力不强,是基层农技队伍面临的挑战。河南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胡彦民说:“干这行远离城市,工作条件艰苦、待遇偏低,跳出农门的娃娃们通常不愿回来。”
“对症下药,解决难题。”胡彦民建议,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优化绩效考评体系和职称晋升制度,改善工作和生活条件,提升职业吸引力。
制度破题。“共同推进农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工作,畅通基层农业技术人员成长成才通道。”何晓丹表示,“此外,完善评价标准,突出评价业绩水平和实际贡献,重点评价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技术推广等方面能力,将取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作为评审的重要内容。”
市场发力。支持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深入推进高等院校和农业科研单位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推动公益性推广与经营性服务融合发展;鼓励农技人员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下,提供技术增值服务获取合理报酬……
王登伟认为,目前高校在农业人才培养方面还是偏理论。“本科生的实践课程相对不系统。剪枝、嫁接等实践可能还比不过农民,如何指导农业生产?”
王攀对此也深有体会,刚到站里时,的确缺少实践经验。老站长带着年轻人一次次走进田里观察,手把手教,让他们掌握了纹枯病等病虫害防治。
“六至七成的专业硕士本应侧重实践,但他们的开题报告和研究方向仍偏向理论研究。”王登伟认为,学校要科学设置培养方案,教师要转变思路,培养出实用型人才。
“每年应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农技人员开展技术培训,让他们在熟练掌握传统农技的同时,更新知识,不断提高业务水平。”胡彦民说。
农业农村部通过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实施,每年培训万名基层农技推广骨干人才,支持1/3在编在岗基层农技人员进行5天知识更新培训。“鼓励以脱产进修、在职研修等方式,学习专业知识;继续支持有条件地区通过定向方式,让青年人才想干、愿干、会干。”何晓丹说。(记者 王 浩 原韬雄 李亚楠 王永战)
责任编辑: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