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 >

居民膳食结构变迁背后:健康消费催生广阔商机

原标题:

居民膳食结构变迁背后:健康消费催生广阔商机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膳食营养健康越来越引起大众关注。 近日,中国营养学会发布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以下简称“新版指南”)。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杨月欣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发布会上表示:“为适应中国居民营养健康的需要,减少营养不良和预防慢性病的发生,新版指南在2016版的基础上再次进行了更新。”

北京市营养学会秘书长张召锋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新版指南的发布具有重大意义。该指南是在对近年来我国居民膳食结构和营养健康状况变化做充分调查的基础上,依据营养科学原理和最新科学证据等,形成《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研究报告》,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新版指南。”

食品营销专家于润洁对此表示,作为健康教育和公共政策的基础性文件,膳食指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引导培养消费者健康意识,带动相关领域的消费,在新版指南的倡导下,企业自身也应该自觉跟进,创造健康化的消费环境。此外,随着健康概念进一步落地,也促使食品饮料企业和上游原料端不断创新,更新配方。

推动消费向健康化升级

记者注意到,与2016版指南相比,新版指南由原来的6条核心推荐条目修订为8条膳食准则,其中,在第5条准则中,新版指南建议“少盐少油,控糖限酒”,并建议“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每天不超过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此外,在新版指南的重要组成部分膳食宝塔中提及,提倡盐的摄入量由小于6克调整为小于5克。

营养学专家苏世彦表示,“食盐摄入过多易导致高血压等患病风险,而糖的过多摄入则容易引发蛀牙、糖尿病等,因此科学减盐、减糖很有必要。”

北京国际商贸中心研究基地首席专家赖阳认为,“减盐”“减糖”概念的进一步落地,将对食品饮料产业产生一定的利好影响,并推动消费向健康化升级。“糖的摄入要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但消费者对于甜味的需求仍然存在,在此背景下,无糖、低糖是一个发展趋势。”他补充道。

事实上,“减糖”概念已在消费者观念中扎根,并具备巨大的市场潜力。《2021中国无糖饮料市场趋势洞察报告》显示,2020年无糖饮料市场规模达117.8亿元,较2014年翻了7倍,2025年该市场将增至227.4亿元,5年内实现规模翻番。基于此,元气森林、可口可乐、娃哈哈等企业纷纷在无糖饮品赛道加快布局。

元气森林曾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元气森林将持续进行市场下沉,“今年将向全国范围内复制西南渠道的下沉经验”。此外,无糖消费火热也带动了上游代糖企业,金禾实业孵化的品牌爱乐甜公开表示,“今年将通过自建工厂减少成本,进一步降低价格”,而三元生物则表示,“未来几年将加快赤藓糖醇之外的代糖的建设,并尽快推向市场。”

与“减糖”概念相比,减盐近年来掀起的波澜并不算太大。现有的减盐产品中,主要集中在调味品行业,如海天、李锦记、加加、千禾等主流酱油品牌均已推出减盐或薄盐酱油。随着消费者健康理念的改变,涪陵榨菜、金锣、安琪等近年来也在布局轻盐赛道,推出减盐产品。

于润洁表示,消费者在体重和容貌焦虑下,对减糖产品的消费意愿较为强烈,而由于对减盐的意识不强导致此类产品尚未引起广泛关注。企业应该加强消费者教育,快速扛起革新大旗。他还说道:“企业在包装方式、营销手段方面要紧跟消费潮流,勇于尝试新产品、新渠道,抢占先发优势。品牌间还可以联合营销,引发大众对减盐新趋势的关注。”

减盐产品未具备一定规模还与技术和成本等有关。苏世彦告诉记者,“减盐的同时,酱油等产品的风味相应也会发生改变,‘减盐不减鲜’背后涉及的是技术问题。此外,盐具有防腐作用,能有效防止酱油、酱菜等变质,在减盐后,企业还需引进杀菌工艺,成本也会相应提升。”据《中国食品报》报道,“酱油中每100毫升要降低1克盐,所需要的资金投入就高达2000万元”。

“不过,减盐的趋势也促进了食品企业的技术革新和配方改善。”苏世彦表示。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预判称,“在减糖、减盐的倡导下,未来低糖、轻盐覆盖的行业将越来越广,涉及的品类也会越来越全面。”

目前,“零糖”“轻盐”概念正在向食品板块的细分品类蔓延,如德芙零糖黑巧、乐事减盐薯片等零食类产品的出现。于润洁建议,在众多企业布局健康食品时,企业可以从青少年儿童、Z世代消费群体入手,推出轻盐、无糖等创新产品。“不过,无糖、轻盐也意味着食品风味有所改变,这也意味着需要新的配方和原料,倒逼企业提升创新和研发能力。”他说。

老年乳品市场迎新机

在新版指南中,还有一个显著改变的数据是:新版指南将每人每天的建议饮奶量从300克提升到了300~500克。

独立乳业分析师宋亮对此表示,在新版指南的宣传下,将进一步加深国民的健康观念,同时或会提升国民对乳制品的需求量,从而利好整个乳业。

乳业专家王丁棉表示,“新版指南的发布对于乳制品行业有一定的拉动作用,但当前营养需求多元化,乳制品并不是蛋白质的唯一来源,如何进一步提升消费者对于乳制品的消费欲和消费力是乳企思考的关键所在。”

与此同时,王丁棉向记者粗略地算了一笔账:假如未来每人每天饮用500克牛奶,每人每年将饮用约180公斤牛奶,我国14亿多人口一年饮用量约2.52亿吨。虽然这种情况未来很难实现,但目前国内一年的原奶产量约为3300万吨,在未来乳制品消费需求可能扩大的情况下,产能缺口仍不可忽视。

宋亮告诉记者,“预计未来本土奶源能保证国内大约50%的供应量,在需求扩大时,进口奶源也是选择之一。”

除此之外,新版指南增加了高龄老年人膳食指南,旨在号召全社会加大对高龄老人膳食营养的关注力度。此外,《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科学研究报告(2021)》指出,我国老年人能量和蛋白质摄入不足的现象十分普遍,老年人对乳制品有较高的需求。可见,老年人的健康需求叠加老龄化趋势等因素,或会成为推动乳制品消费的重要动力之一。

朱丹蓬表示,“随着老年人的人口基数越来越大,银发经济也成为支撑着很多企业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老年乳品市场大有可为。”

从市场层面来看,目前不少乳企都推出了一系列中老年产品,部分乳企甚至已推出了功能化营养的奶粉产品,如伊利欣活、君乐宝馨意、蒙牛雅士利悠瑞、美赞臣致沛、雀巢怡养氨糖钙奶粉等。以伊利欣活为例,据官方介绍,“其产品添加了乳铁蛋白、益生菌等多种营养成分,针对中老年人不同的健康问题提供定制化的营养补充解决方案”。由此可见,中老年奶粉已逐渐从单一走向功能化、细分化。

虽然头部乳企在不断加速对老年群体的品牌渗透,并加强细分领域的研发,但在王丁棉看来,老年乳品市场仍处于培育阶段,规模10亿元以上的品牌还尚未出现。

不过,随着未来老年群体消费需求的提升,乳企应及时把握商机。他表示,“乳企要加强市场教育,进一步拉动老年人的消费欲;加强产品研发,其中解决乳糖不耐受的问题是重大突破口。此外,多条腿走路,可以开发如羊奶、水牛奶等小众产品。”

宋亮指出,乳企应进一步提高市占率,加强品牌教育,推出专业的特医产品。同时,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及行业出台相关标准等,通过多方共同努力,提升老年市场的门槛,利于产品向专业化、功能化方向发展。

赖阳认为,老年人实体消费比例高,企业要注重线下渠道的开拓,更要注重口碑和品质。据他观察,此前不少企业在宣传时更注重类别的推广,而非品牌的推广。“老年人购买产品注重功能性,对于中小品牌来说,除了宣传功效也要注重品牌的宣传,虽然宣传周期可能较长,不过老年人一旦对品牌有了认可度和信任度,对于品牌的忠诚度也会相应提升。”他表示。(记者 阎娜 党鹏)

关键词:

责任编辑:Rex_08

推荐阅读

amd7100和赛扬J4125_amd710

· 2022-12-08 1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