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商务部门“双节”保供应扩消费并举
针对近期浙江宁波、绍兴、杭州等地散发疫情的情况,各地商务部门积极采取措施做好疫情防控,保障市场供应,满足群众节日多样化消费需求。
随着2022年元旦、春节的临近,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保供稳价、扩内需促消费政策陆续出台,中国消费市场有望延续稳定恢复态势。
全力以赴保障市场供应
此次浙江疫情多点散发,来势汹汹。浙江省商务厅会同省级相关部门和疫发地政府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机制,迅速部署,积极施策,坚决做好疫情当下的生活必需品保供工作。从12月7日起,浙江省商务厅启动生活必需品销售日报和市场异动零报告制度,实时掌握疫发地市场供销和价格异常情况。
浙江省商务厅党组成员、总经济师朱军表示,目前各疫发地封控区域及周围的批发市场、超市、农贸市场等经营主体,粮、油、肉、蛋、菜、奶、方便食品、饮用水等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没有发生脱销断档和抢购囤购等现象,商品价格也比较稳定,没有出现大起大落。
为确保百姓“菜篮子”“果盘子”“米袋子”供应充足,各地也在全力以赴做好保供稳价工作。
12月21日,陕西省商务厅副厅长张文政在省新闻办召开的全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三十八场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近期,全省粮、油、肉、菜、蛋、奶等11类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充足,肉菜储备足额到位,完全可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和市场应急调控需要。
下一步,陕西省商务系统将持续密切关注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情况,加强重要生活必需品分级分类监测和趋势预测,进一步健全批发市场、大中型超市、社区便利店三级市场保供体系,强化生活必需品产销对接,在元旦、春节期间组织开展肉菜储备市场投放,全力做好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保障工作,确保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充足、运行稳定。
河南省商务厅近日召开元旦、春节期间生活必需品市场保供工作座谈会,要求各地商务部门督促大型供应商及流通企业加强货源组织,畅通产销衔接,加大储备力度,确保“双节”期间市民的“米袋子”“菜篮子”“肉盘子”量足价稳。
星图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在疫情防控方面已经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目前中国仍采取“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以及“动态清零”的防控策略,能够有效防范奥密克戎病毒的输入和扩散,预计不会对中国经济社会及消费市场产生太大影响。元旦、春节期间消费市场有望延续稳定恢复态势。
旅游、零售消费在升温
元旦、春节历来是传统消费旺季。
“从今年的情况看,近期国内部分地区疫情散发,一定程度上会对人们的跨区域流动产生影响,但总体上不会削弱人们出游的热情,旅游消费有望迎来一波增长,其中周边游、短途游、自驾游等形式有望继续火热;同时,餐饮、酒店、民宿等领域也有望回暖。”付一夫说。
途牛旅游网预订数据显示,今年圣诞、元旦期间,周边游受到越来越多用户的青睐,相关旅游产品预订人次占比达49%。从途牛用户实时预订数据来看,周边游热度仍在攀升。为满足消费者持续升级的品质游需求,多地陆续推出景区门票减免和跨年主题游活动,在吸引周边客流方面成效明显。
目前,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各大购物中心已陆续换上全新美装,精心布置好玩有趣的“打卡点”,并采用知名IP潮玩,点燃人们的消费热情。此外,春节年夜饭、娱乐健身、美容美发、餐饮住宿等行业预付式消费不断升温。
值得一提的是,记者从北京市商务局获悉,今年以来,北京市通过发展首店经济、加快推进传统商场“一店一策”升级改造等一系列举措推动消费领域提质升级,带动前11个月全市总消费同比增长13.1%。“双节”期间消费有望迎来新一波高峰。
付一夫表示,长远来看,进一步促消费需要加快破除抑制消费的一系列障碍,如继续推进收入分配改革,着力缩小收入差距,切实提高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进而让居民消费潜力得到释放;同时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特别是要妥善处理居民的养老、医疗问题,以此来消除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此外,要改善偏远落后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商品和服务的供给质量,并规范消费市场秩序,优化消费环境,进一步激发消费潜力。(记者 白舒婕)
责任编辑: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