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生态环境部会同17个部门和单位联合印发《“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周怿
近日,生态环境部会同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卫生健康委、人民银行、税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统计局、国管局、银保监会、邮政局、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等17个部门和单位联合印发《“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
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无废城市”建设前期试点工作启动以来,生态环境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和单位指导深圳、包头、铜陵、威海、重庆、绍兴、三亚、许昌、徐州、盘锦、西宁等11个城市和雄安新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中新天津生态城、福建省光泽县、江西省瑞金市等5个特殊地区(以下简称“11+5”试点城市)扎实推进各项改革任务,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效:一是实现生态环境、社会和经济效益共赢。试点城市通过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与固体废物管理,提升了固体废物利用处置能力和监管水平,有效防范生态环境风险;加快历史遗留固体废物环境问题解决,推进了城乡基础设施补短板工作进程;带动投资固体废物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最终处置工程项目562项、1200亿元,取得较好的生态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二是“无废”理念逐步得到各方认同。试点城市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推进节约型机关、绿色饭店、绿色学校等“无废细胞”建设,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无废”理念不断深入人心。三是示范带动作用明显。浙江率先在全省域开展“无废城市”建设。广东省提出粤港澳大湾区九城同建“无废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合作建设“无废城市”。
该负责人指出,“无废城市”是一种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无废”并不是没有固体废物产生,也不意味着固体废物能完全资源化利用,而是指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试点期间,“11+5”试点城市将固体废物管理与经济社会发展统筹考虑,从城市层面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固体废物,推动城市在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方面取得明显进步。试点实践表明,开展“无废城市”建设,有助于加快推进城市绿色低碳转型,以高水平保护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
上述负责人介绍,市级人民政府本着自愿的原则,向省级生态环境部门提出申请,经省级相关部门联合确定推荐名单,于2022年2月15日前报送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部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各省(直辖市)推荐情况,综合考虑城市基础条件、工作积极性和国家相关重大战略安排等因素,确定开展“无废城市”建设的城市名单。具有重大示范意义的县级行政区、开发区等,可参照“无废城市”建设要求一并推进。
责任编辑: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