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 >

央行:保持货币政策稳定性

原标题:央行:保持货币政策稳定性

中国人民银行11月19日发布的2021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下一阶段,人民银行将加强国内外经济形势边际变化的研判分析,统筹做好今明两年宏观政策衔接,坚持把服务实体经济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保持货币政策稳定性,稳定市场预期,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把握好政策力度和节奏

报告强调,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以我为主,稳字当头,把握好政策力度和节奏,处理好经济发展和防范风险的关系,做好跨周期调节,维护经济大局总体平稳,增强经济发展韧性。完善货币供应调控机制,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密切跟踪研判物价走势,稳定社会预期,努力保持物价水平总体稳定。

报告强调,落实好碳减排支持工具,引导金融机构为具有显著碳减排效应的重点项目提供优惠利率融资,发挥政策示范效应,鼓励社会资金更多投向绿色低碳领域,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发挥好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作用,着力提升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水平,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配合有关部门统筹有序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鼓励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基础上,合理满足煤电企业应急保供发电融资需求。创新运用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碳中和债券等产品,发挥金融对能源安全保供和绿色低碳转型的支持作用。

报告明确,目前房地产市场风险总体可控,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整体态势不会改变。牢牢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坚持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坚持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保持房地产金融政策的连续性、一致性、稳定性,实施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加大住房租赁金融支持力度,配合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共同维护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维护住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发达经济体政策调整对我国影响有限

近期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开始调整。本轮发达经济体放松货币政策较上一轮节奏更快、强度更大,开始调整后,推动美元指数上涨、美债收益率上升,并可能对新兴经济体产生影响。

“发达经济体政策调整对我国影响有限。”报告强调,一是当前我国宏观经济体量扩大,韧性更强。二是我国坚持实施正常的货币政策。三是我国汇率市场化改革取得进展,对外部冲击的吸收能力增强。四是我国金融体系自主性和稳定性更强,人民币资产吸引力增强。

报告认为,我国货币政策搞好跨周期设计,能够更有效地应对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调整带来的外部冲击。一是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二是进一步完善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提高管理的有效性和覆盖面。三是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四是推动境内伦敦同业拆借利率(LIBOR)转换工作有序进行。这些措施有助于隔离和缓冲风险,增强我国金融体系应对外部冲击的韧性。

报告表示,下一步,要继续综合施策,积极稳妥应对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调整。一是稳健的货币政策稳字当头,以我为主,增强自主性,根据国内经济形势和物价走势把握好政策力度和节奏。二是深化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加强预期管理,完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引导市场主体坚持“风险中性”理念,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三是不断深化金融双向开放,增强境内人民币资产吸引力。

客观看待超储率下降

报告分析,客观看待超额准备金率下降。本世纪以来,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需求逐步减少,超储率总体呈下降趋势。

近两年尤其是2021年以来,人民银行通过下调超额准备金利率以及完善流动性管理和短期利率调控框架等措施,进一步降低了金融机构的超额准备金需求,金融机构超储率进一步下降。数据显示,今年前三个季度末,金融机构超储率分别为1.5%、1.2%和1.4%,但同时货币市场利率运行更加平稳。

报告认为,在坚持正常货币政策的背景下,我国金融机构超储率下降既是金融体系不断发展的结果,也是央行货币政策调控机制不断完善的表现。当前不宜单纯根据流动性总量或超储率判断流动性松紧程度,更不能认为超储率下降就意味着流动性收紧,观察市场利率才是判断流动性松紧程度的科学方法。(彭扬 赵白执南)

关键词: 央行 货币 政策 经济 合规

责任编辑:Rex_08

推荐阅读

amd7100和赛扬J4125_amd710

· 2022-12-08 1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