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银协发布《中国保理产业发展报告(2020-2021)》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杨召奎
近日,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了《中国保理产业发展报告(2020-2021)》(以下简称《报告》)。这是中国银行业协会连续第九年向社会公众发布保理产业发展报告。《报告》由中国银行业协会保理专业委员会常委单位中国农业银行牵头,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中信银行、中国光大银行、招商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中国民生银行、平安银行、北京银行、汇丰银行(中国)等14家常委单位共同参与撰写。
《报告》在八个章节中总结2020-2021年全球保理业务及中国保理业务的发展情况,阐述保理业务发展的环境变化情况,介绍保理业务创新产品,探索金融科技助力保理发展,分析保理业务风险和防控要点,解读民法典保理合同编对保理业务发展的影响,提出保理业务的发展建议,展望保理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旨在为会员单位和社会各界提供一个了解保理业务的窗口,具有一定的学习借鉴和参考价值。
《报告》主要内容包括:
银行保理量止跌回升,卖方保理依旧主导市场
2020-2021年,虽面临着全球贸易局势持续紧张、新冠肺炎疫情反复、金融局势跌宕起伏以及地缘政治局势不明朗等内外部消极因素,但随着中国强有力的疫情管控效果逐步显现,中国经济率先恢复,中国银行业的保理业务也一改颓势,强势反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保理专业委员会统计,2020年保理专业委员会成员单位保理业务量折合人民币2.49万亿元,较上一年2.12万亿元增长17.40%。其中国际保理业务量363.55亿美元,较上一年314.96亿美元增长15.43%;国内保理业务量2.25万亿元人民币,较上一年1.90万亿元增长18.45%。国内保理占我国银行业保理市场九成以上份额,其中卖方保理在国内保理业务中依旧占据主导地位,但其份额已连续两年有所缩减,而买方保理份额则呈现持续上升态势。由此可见,国内卖方端融资产品及配套服务仍是我国商业银行国内保理业务的主流业务,而围绕买方核心企业的供应链保理业务已开始稳步扩张。
国内外环境发生变化,推进保理业务进入发展新阶段
世界贸易组织《全球贸易数据与展望》报告显示,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2020年全球货物贸易量下降5.3%,这一表现好于世界贸易组织在同年10月做出的下降9.2%的预测。同时,随着疫情趋缓和疫苗加快接种,世界贸易组织预计2021年和2022年全球货物贸易量将分别增长8.0%和4.0%。全球贸易势头转好,将进入持续恢复的阶段。中国通过成功控制疫情,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成为推动全球贸易复苏的重要力量,是全球唯一实现经济贸易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法律环境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将保理合同作为新增典型合同纳入其中。政策环境上,国务院和监管部门相继出台的一系列以优化金融服务体系、完善融资服务信息平台并加大金融政策支持力度为目标的法规政策,都为我国保理业务的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0年末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16.41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5.1%。应收账款总量的不断增长为我国保理业务市场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需求,保理业务市场规模有望保持持续增长,并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责任编辑: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