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工业上楼”!深圳推动制造业企业“向上”发展(主题)
中工网讯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刘友婷)日前,广东省深圳市加快“工业上楼”厂房空间建设签约仪式举行。记者了解到,为进一步加快工业区转型升级和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圳将按照每年建设不少于2000万平方米,连续实施5年的规模进度,向社会提供“工业上楼”的高品质低成本产业空间,为制造业提供更加有力的空间保障。
土地是工业发展的基本要素,近年来,如何在有限的土地上为工业寻找适宜的生长空间,成为一些工业发达城市面临的重要问题。深圳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和制造业空间资源紧缺背景下,加快谋求城市空间形态的创新和突破,推动“工业上楼”,让企业在高层楼房中进行工业生产,在不改变工业用地性质的前提下,提升楼宇的容积率。今年,深圳提出,将工业空间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加以保障,大力实施“工业上楼”优质产业空间行动计划,为制造业发展提供支撑。
早在2012年,深圳就已经在全国率先探索“工业上楼”的模式。如今,有不少1~3层扁平式分布的平房或矮楼工厂,已更新成一幢幢高楼工业厂房。在深圳工业大区、产业大区宝安,已有37个社会投资项目实践“工业上楼”。其中20个“改工类”城市更新项目已实施“工业上楼”,预计可提供厂房空间214.9万平方米;17个非城市更新产业项目中实施“工业上楼”,预计可提供厂房空间94.4万平方米。
“作为新型产业空间供给模式,‘工业上楼’能让平均地效翻倍甚至提升数倍。产业布局从横向铺排到纵向扩展,节约了产业用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制造业对土地扩张的需求与土地资源稀缺的矛盾。”戴德梁行莞惠地区业务发展总经理、华南区策略发展顾问部高级董事张国华研究“工业上楼”已有10年,他认为,“工业上楼”使企业能够通过集约化空间实现产业互动,有利于塑造高集约化的产业生态。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工业都适合“上楼”。张国华举例说,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疗器械产业70%的生产环节可以“上楼”,装备制造产业的组装环节也适合“上楼”,而涉及新材料、化工污染相关的产业则不适合上楼。“是否具备‘上楼’条件,可通过环保安全、减振隔振、工艺需求、垂直交通、设备载重5要素进行筛选。其中,危化品等级、生产火灾危险等级、环保要求等为环保安全要素条件,可视为第一层级要素,有一票否决权。”
张国华建议,政府部门需要出台相关的操作指引,同时做好制造业企业的指导服务工作,让能够“上楼”的企业了解“工业上楼”,愿意“上楼”。此外,制造业对租购空间载体的价格较敏感,推动“上楼”还需出台相关激励、扶持政策。
责任编辑: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