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一穗玉米两本账折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变
一穗玉米究竟能卖多少钱?金秋时节,记者一行扎进“中国粮仓”黑龙江的田间地头,在收割机的轰鸣声中,在玉米采摘声中,管窥一穗玉米带来的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变。
(资料图片)
一穗玉米两本账种出天壤之别
天空湛蓝,云团低垂,北疆沃野上,千里青纱帐。道路两侧黑土地上玉米秸秆已泛黄,有的地块玉米棒粗壮正待收割,有的地块已是“人去棒无”。
在黑龙江省绥化市望奎县东郊镇厢兰五村,种了30多年地的“老把式”周春生,正给自家待收的400亩玉米地估产。“预计亩产能达1600斤,比去年增收300斤,目前市价每斤1元左右。”他说,去年村里新添置大型农机,秋整地时将全村土地深翻养足了地力。
“收入主要看产量,去除土地流转和耕作费等1100元,亩纯赚500元。”周春生算了一笔账,他种的大田玉米俗称“笨苞米”, 省心省事不费力,主要用于粮食收储、饲料、玉米淀粉和酒精加工等。春耕时种子每斤10多元,播种后除了施肥打药,几乎没啥田间管理,秋收时“按斤卖”,粮贩来收。
十多公里外,望奎县厢白满族乡正白后头村的鲜食玉米已收割完毕。“‘按穗卖’贵在质量、鲜度,抢收期就那么几天,为了减损主要是人工采摘。”海涛农业种植合作社理事长李学斌也算了一笔账。他说,市场上鲜食玉米种子每斤从几十元到上百元不等,今年亩产约3000棒,合作社加工制成冷冻产品,每棒能卖1.6元至1.8元,去掉土地流转、种植加工等成本,自产自销亩利润约2000元,如果单袋塑封锁鲜,利润更高,他们正为此筹建新生产线。
良种玉米吃香倒逼传统农业转型
同为玉米,4倍利润,为何种出天壤之别?望奎县种鲜食玉米,是从邻县青冈“取经”,当地已经形成完备的规模化种植、加工和销售链条。
“关键在于优质种源供给和田间精细化管理,尤其有机鲜食玉米成本更高、种植更辛苦,如良种投入、防虫咬鼠啃、精细收割等,卖到几元一穗并不稀奇。”绥化市青冈县新村乡乡长殷晓光介绍说,全乡鲜食玉米种植从3年前1000多亩扩大到如今5000多亩,农民和新型农业主体在“尝鲜儿”中鼓起了钱袋子,目前乡里正在扩建冷库、新建鲜食玉米浆包和玉米粒等精深加工项目。
鲜食玉米与大田玉米、青贮饲料玉米不同,记者驻村蹲点时手工采摘,这种玉米比大田早收割近一月,玉米籽粒轻掐即可迸出浆汁,鲜嫩甘甜清香。与大田玉米收割后晾晒不同,运输车需在30分钟内将玉米从地头拉到车间锁鲜,剥皮高温蒸煮15到20分钟后,经冷却、速冻、分拣包装和冷藏,全过程控制在6小时以内保持最佳口感,农民在家门口季节性打零工采摘,日收入上百元不等。
“源头在种,根儿却在工业化加工和冷链物流运输,小玉米变‘金贵’倒逼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青冈县旺九玉米专业种植合作社理事长赵坤曾做过市场调研,他说,全县鲜食玉米加工企业3年内增加了16户。目前,全县鲜食玉米企业已发展到20多户,年加工能力达4亿穗,实现产业集约化发展。
从地头到餐桌考验农业价值链重塑
在哈尔滨市一家大型超市内,市民正在挑选塑封鲜食玉米。一位市民说,这跟小时候在田间地头用玉米叶烧着吃的“大苞米”不是一个味儿,孩子早餐喜欢吃,自己也会将其作为减肥餐。身边不少朋友则通过网上直播购买“尝鲜儿”。
如何面向餐桌,既种得好、又卖得好?走进位于青冈县的大董黑土地农业有限公司,投资巨大的一排排厂房和冷冻基地整齐壮观。公司副总经理尹德才介绍,通过“互联网+”可追溯体系建设,实现了鲜食玉米全程质量监控,产品销往北京、上海、福州、广州等20余个城市。
围绕科技、绿色、质量和品牌建设,青冈县当地研发、引进了10余个优良玉米品种,在播期确定、绿色防治、加工速冻、冷藏运输等各环节,推广标准化生产工艺和规程,实现全产业链价值重塑。2019年8月,黑龙江省绥化市发布地方鲜食玉米标准,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玉米品种、田间管理等方面都有严格要求。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厅长王兆宪介绍,黑龙江省是玉米生产大省。截至2021年,全省鲜食玉米种植面积超过200万亩,种植规模占全国十分之一。(新华社记者邹大鹏、黄腾)
责任编辑: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