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财经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原标题:截至6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达22万亿元。中国信贷增长——(引题)
总量稳 结构优(主题)
8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22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简称《报告》)显示,伴随着城镇化步伐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和稳增长、调结构政策推动,中国信贷结构呈现出“制造业筑底企稳、普惠小微稳步提升、基建高位缓落、房地产冲高趋降”的变化特征,特别是2019年以来信贷结构明显改善。
《报告》认为,未来中国信贷增长将更加重视总量稳、结构优,绿色投资、“两新一重”等新动能在一定程度上可为信贷增长提供支撑,加上信贷资源继续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金融对实体经济新增长点的支持质量和适配性将稳步提升。
制造业贷款比重回升
经济结构优化、发展质量提高是促进信贷结构优化的主导力量。《报告》显示,在截至6月末的206万亿元人民币贷款余额中,普惠小微、制造业、基建、房地产贷款大体占全部贷款余额的一成、一成、两成、两成半。具体来看,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制造业贷款比重触底回升。制造业贷款比重从2010年17%趋势性下行至2020年9%的势头得到遏制,2022年6月末回升至9.4%。其中,制造业中长期贷款自2020年6月以来持续保持20%以上的高增速,贷款总量增长和期限结构优化同步推进,有力支持了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筑底企稳。这一数字由2020年低点的26.3%回升至2022年6月末的29%。
二是普惠小微贷款发力,助企惠民成效显著。今年6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达22万亿元,是2018年末的2.7倍,占全部贷款的比重提升至10.6%;普惠小微授信主体达5239万户,是2018年末的2.9 倍。
三是基建投资和房地产等资金密集型领域信贷需求趋势性转弱。基建投资结构向城市更新、社会事业等民生领域倾斜,传统“铁公基”贷款需求转弱,贷款比重由2010年的25%降至2019年以来的19%左右,房地产贷款比重也由2019年峰值的29%回落至2022年6月末的25.7%。
普惠金融加速发展
与信贷结构需求相对应的,是结构性货币政策体系更加完善,普惠金融加快发展。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介绍,央行不断完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体系适配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积极发挥信贷政策的结构引导作用。例如,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额度,接续创设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科技创新再贷款、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2018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会同银保监会通过一揽子政策措施和监管考核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普惠小微支持力度,推动建立金融服务小微企业长效机制,也发挥了促进信贷结构优化的精准导向作用。”该小组表示。
在优化信贷结构、发展普惠金融方面,不少地方都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福建银保监局局长丛林说,十年来,辖区小微企业贷款增长了20.6倍,年均增速达到35.9%,其中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自有统计以来年均增长达到了25.6%,贷款户数增加了31.4万户,平均贷款利率下降了2.17个百分点。
据黑龙江银保监局局长王柱介绍,黑龙江运用“农业大数据+政务大数据+金融大数据”,对涉农主体精准画像,线上发放贷款。目前,辖区内各大型银行和省联社7家机构投产使用涉农线上产品26款,三年累计发放贷款2701.2亿元,涉农贷款利率从最高时的7.65%下降到目前最低3.85%。
聚焦经济新增长点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离不开金融服务的升级与信贷结构的优化。
据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介绍,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兼具总量调节和结构性调节双重功能。通过结构性工具,既能够实现精准滴灌的政策效果,又能够对总量调控作出贡献。“中国人民银行在总量框架下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会根据经济发展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重点需要‘有进有退’,也就是说把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数量和投放规模控制在一个合意的水平,与总量型的政策工具形成一个良好的配合。”陈雨露说。
《报告》指出,未来信贷增长将与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进程相适应,更加重视总量稳、结构优。中长期看,绿色投资、“两新一重”等新动能在一定程度上可为信贷增长提供支撑,加上信贷资源继续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金融对实体经济新增长点的支持质量和适配性将稳步提升。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表示,下一阶段,央行将适应新发展阶段的要求,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进一步促进信贷结构调整优化,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加快构建和不断完善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努力实现货币信贷总量稳、结构优的动态平衡。
“一方面,把握好传统驱动力和新兴结构性潜能间的关系,‘破立并举、慢破快立’,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为新兴增长点的培育争取时间;另一方面,抓紧有利时间窗口‘立’,引导信贷资源更多投入实体经济转型重点领域,挖掘绿色投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高技术制造业、科技创新等结构性潜能,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循环。”该小组在《报告》中说。
责任编辑: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