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业绩预减公告,东软集团(600718.SH)2019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约为-9482万元至-7882万元,同比减少805%到948%。
针对扣非亏损的主要原因,上市公司解释为部分创新业务亏损额度增加导致,但实际情况真的如此吗?
近年来,东软集团业绩严重依赖政府补助与通过对参控股公司的增资扩股所创造的投资收益,倘若剔除这部分收入,公司则常年处于亏损的边缘。面对盈利能力不足,上市公司并未采取有效的措施,反而频频参与其他公司在香港交易所的首次公开发行。
盈利能力不足
2015-2018年及2019年前三季度,东软集团分别实现营业收入77.52亿元、77.35亿元、71.31亿元、71.71亿元、46.1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0.57%、-0.22%、-7.81%、0.55%、8.52%,近年来多数出现负增长。
落实到营业利润的层面,则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异常”波动。同期,公司营业利润分别为1.37亿元、16.58亿元、9.46亿元、-6009万元、-7348万元,同比分别增长40.49%、1109.05%、-43.01%、-106.35%、-71.39%。
通过前后对比可以发现, 2015-2017年,公司营业收入持续下滑,但营业利润却大幅增加,而2018年后却截然相反,造成这一“异常”的主要原因正是公司投资收益的“异常”变动。
据历年年报,2016-2018年及2019年前三季度,公司的投资收益分别为16.03亿元、7.48亿元、-2.20亿元、-1.93亿元,占公司当期营业利润的比重分别为96.67%、79.12%、365.59%、262.95%。
除此之外,政府补助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厚”了公司的业绩,2016-2018年及2019年前三季度,公司收到政府补助金额分别为1.51亿元、1.06亿元、1.25亿元、1.27亿元。
倘若剔除投资收益与政府补助因素的影响,那么,东软集团近年来基本处于亏损或者亏损的边缘,公司的盈利能力可见一斑。
增资扩股稳业绩
相比金额,东软集团投资收益的实现过程更值得关注。2014年12月,东软集团公告称,大连东软控股有限公司(下称“东软控股”)联合外部投资者对上市公司全资子公司沈阳东软医疗系统有限公司(下称“东软医疗”)进行增资,其中东软控股及外部投资者以11.33亿元购买东软医疗的部分股份,并对其增资16亿元。
同时,东软控股联合外部投资者也对上市公司另一家孙公司东软熙康控股有限公司(下称“东软熙康”)增资1.7亿美元。
2016年7月13日,东软医疗与东软熙康完成了相关增资及转让的交割,交割完成后,东软集团对东软医疗的直接持股比例降至33.89%,对东软熙康的间接持股比例降至35.59%,东软集团不再拥有对两家公司的控制权,而且不再对其进行并表。
值得注意的是,据评估报告,截至2014年9月30日,东软医疗股东权益账面价值13.86亿元,评估价值24.85亿元,评估增值率79.30%;东软熙康股东权益账面价值-2.40亿元,评估价值9.04亿元,评估增值率477%。
虽然增资后,上述两家公司不再纳入并表范围,但较高的评估增值率却为东软集团贡献了高额的股权转让收益以及丧失控制权后剩余股权按公允价值重新计量产生的收益。
据2016年年报,上市公司对东软医疗、东软熙康确认的税后股权转让收益及剩余股权按公允价值重估收益合计15.2亿元,极大地增厚了公司当年的业绩。
2017年11月,东软集团故伎重施,引入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平安人寿”)、泰康人寿保险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泰康人寿”)作为战略投资人,对公司控股子公司北京东软望海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东软望海”)增资14.42亿元。
相比上述两次增资,此次增资过程中对东软望海的评估增值幅度也不逞多让。据评估报告,截至2017年9月30日,东软望海股东权益账面价值为1.96亿元,评估价值21.16亿元,评估增值率978.9%。同时,在2017年年报中,东软集团对其确认税后视同处置收益及剩余股权按公允价值重估收益合计6.88亿元。
而且,据审计报告,东软熙康2013年及2014年1-9月的净利润分别为-9993万元与-1.16亿元;东软望海2016年及2017年1-9月净利润分别为-3459万元与1.24亿元。增资后,两家公司不再纳入并表范围,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变相增厚了上市公司的业绩。
通过增资扩股做大子公司估值,虽然短期内可以为上市公司带来“投资收益”,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善公司盈利能力不足的问题。
低效的研发
除了盈利能力不足,东软集团连续多年高额的研发投入也颇耐人寻味。
2015-2018年,东软集团的研发投入分别为7.70亿元、8.80亿元、9.59亿元、10.49亿元,而与其同行业的卫宁健康(300253.SZ)分别为8925万元、1.29亿元、2.42亿元、2.91亿元,神州信息(000555.SZ)分别为3.73亿元、4.28亿元、4.86亿元、4.90亿元。
从绝对值的角度看,东软集团在研发上的投入远高于卫宁健康与神州信息,而高额的研发投入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业绩的高速增长。不过,令人大跌眼镜的是,近5年来,东软集团的营业收入始终处于“零增长”的状态,卫宁健康与神舟信息则基本保持着高速的增长。
无独有偶,从东软集团研发人员数量以及占公司总人数的比例的角度也反映出公司研发效率的低下。
2015-2018年,东软集团研发人员数量分别为1.48万人、1.37万人、1.33万人、1.30万人,占比分别为77.75%、76.81%、79.86%、78.03%,而同期卫宁健康研发人员数量分别为714人、988人、1384人、1543人,占公司总人数的比例分别为30.28%、35.93%、38.31%、36.38%;神州信息分别为3393人、3783人、3849人、3870人,占比分别为65.57%、44.32%、38.71%、42.12%。
无论研发人员数量还是占公司总人数的比例,东软集团均远高于上述两家公司,按道理来说,其业绩更应该是由“研发”推动,但实际情况却截然相反,不禁对公司高额的研发投入与人员数量唏嘘。
投机二级市场
2017-2018年,在业绩增长乏力之际,东软集团频频认购其他上市公司股份,以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
据Wind数据,两年间,上市公司全资子公司东软(香港)有限公司(下称“东软香港”)分别以500万美元、1300万美元、500万美元的自有资金参与弘和仁爱医疗(03869.HK)、甘肃银行(02139.HK)、亚信科技(01675.HK)在香港联合交易所的首次公开发行,并按其发行价格进行认购。
同时,东软集团通过在华宝信托有限责任公司设立“华宝·境外市场投资2号系列37-5期QDII单一资金信托”的方式,分别以500万美元参与甘肃银行、亚信科技的首次公开发行。
不幸的是,甘肃银行自上市后一路下跌,截至2019年年末,公司股价由2.69港元的发行价格跌至1.49港元,跌幅达44.61%。
而且,东软集团也在亏损的状态下出售了亚信科技全部的股份以及甘肃银行的部分股份。
虽然股票投机可能为公司带来收益,但通过不断认购其他公司股份、寻求买卖差价所带来的收益,从本质上说与赌博无异。
异常的投资性房地产
相比利润的不断下滑,东软集团账面上投资性房地产的金额却逐年增加,据历年年报数据,公司账面投资性房地产由2013年的3.23亿元增长至2018年年末的8.56亿元,5年间增长了165.02%。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投资性房地产增长的同时,东软集团与其相关的物业服务、租金及广告业务收入并未呈现明显的增长,仅由2013年的8547万元增长至2018年的1.01亿元,增长幅度不足20%。
而且,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东软集团的投资性房地产进一步增长至10.95亿元,通过查询各年度在建工程转入投资性房地产的数据不难发现,公司的投资性房地产主要来源于其在北京、海南、大连等地建造的软件园。
对于与投资性房地产增长幅度极不匹配的相关收入,投资者不禁要问,究竟是公司软件园出租率不高还是上市公司在通过软件园的名义“变相”囤地?
总而言之,东软集团盈利能力持续下降,依靠政府补助以及通过对参控股公司的增资扩股创造投资收益,虽然可以在短期内保证公司的业绩,但也为公司未来的业绩埋下了隐患,而低效的研发投入以及变相的“圈地”,无疑使得公司的经营状况雪上加霜。
责任编辑:Rex_08